iOS 9 開始擋廣告,內容、行銷和廣告業主怎麼辦?文章最後教你怎麼裝擋廣告app

前天正式推出的 iOS 9 對所有在行動網頁上提供內容、廣告的相關業界投下了一顆還沒爆炸的深水炸彈:提供廣告阻擋功能。用戶只要在 App Store 中安裝各種擋廣告工具,並在 Safari 設定中啟用,不論是夾在文章中的廣告、追蹤程式碼、自動播放影片,以及大家最討厭的蓋版廣告,就能全部擋掉,還給用戶乾淨無障礙的純內容空間。

雖然這項擋廣告功能有些限制,像是只有 iPhone 5S 以上機種適用、App 內網頁瀏覽需採用新版 Safari Controller View 而非舊版 UIWebView 或 WKWebView(目前Facebook app 和 Twitter app 都還沒採用)等等,但我想這只是時間問題。一來用戶會逐漸汰換手上舊機,二來 Apple 也可能在日後強制 App 使用新版 API,所以行動廣告的大改變是指日可待的。

當廣告被擋光光,該怎麼辦呢?這篇很長的文章有不錯的分析,摘譯於下,並加上一些我自己的想法。

1. 注重長期品牌效益,而非短期績效:過去大家常用各種顯示型廣告來做短期促銷,形式上比較接近叫賣;然而用戶開始擋廣告後,這些和用戶相關度低的廣告訊息一定會被擋掉。相對的,行銷人如果把重點移回長期的品牌效益,就會有更大的空間可以思考如何以有趣或實用的內容,而不是以打擾的手法,來吸引用戶目光。各位可以參考星巴克「星冰樂」美國飛雅特在 Tumblr 上的呈現方式,相信能有所啟發。

2. 那麼要怎麼進行長期品牌經營呢?在形式上,需儘快向原生廣告過渡,以沉浸、融合在用戶閱讀情境中。內容方面,提供相關度高、趣味或實用的內容,讓讀者樂於接受,甚至主動分享。

3. 提供實用的品牌app:思考用戶的需求,提供能解決用戶困難的App,讓用戶的生活更加便利,並提高品牌忠誠度,也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例如 Nike 的 App 能記錄運動過程並提出建議,提升用戶的運動體驗與健康;Toyota 在台灣推了一支「驅動城市」,提供各種車主需要的功能如即時路況、加油站停車場資訊與導航等,順便也提供 Toyota 最新訊息。這些都有助於提升用戶對品牌的認同。

總之,以打擾或妨礙用戶體驗的廣告形式終將無效,如何重新獲得用戶的注目與認同,重點就在於尊重用戶體驗,並且以用戶會喜歡的形式來提供訊息才行。

最後提供一下如何在 iOS 9 中設定廣告阻擋功能。注意,這項功能只支援較新的 iOS 裝置,手機需為 iPhone 5S 以上機種,iPad 機種需為 iPad Air 與 iPad Mini 2 以上。

1. 到 App Store 安裝擋廣告軟體,個人推薦簡單好用的 Crystal

2. 安裝好後,到「設定」-「Safari」,點一下「內容阻擋器」,然後啟動「Crystal」即可。

簡單吧。讓我們一同迎接用戶體驗和行動廣告一同升級的新世代。

Posted in internet, iPad, iphone, 媒體思辨, 社群行銷, 趨勢亂寫 | Tagged , , , , , , , | Leave a comment

5個你不該只經營臉書的理由,特別是第6個

138/365 Frustrated.

也來學一下內容農場的下標方法好了(誤)。

台灣許多網路行銷活動,都只把資源放在臉書粉絲團上,特別是把各種各樣的內容都放在粉絲團內,然而這是對的嗎?以下跟大家分享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事實,以及你應該認真考慮的解決方法。

1. 貼在臉書粉絲團的內容,只能活數小時

在粉絲團內貼的內容,在臉書上的生命周期是非常短的。大家要有一個概念:你的貼文是和網友眾多朋友和其他粉絲團的貼文一同出現在塗鴉牆上的,所以露出的機會並不多,更會在短時間內被大量其他貼文洗掉。一般貼文貼出去後會在一到兩小時半內達到最大觸及與互動,之後觸及與互動的增加就會大大減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2. 貼在粉絲團裡的過往內容難以搜尋

搜尋一直是臉書的大問題。臉書中文版的搜尋功能,至今仍然無法搜尋任何內容,只能搜到人名、粉絲團或社團,而外部搜尋引擎如Google、Yahoo也不容易搜到你貼過的內容。

事實上,臉書粉絲團就像個黑洞一樣,內容丟進去後只能活在當下,閃一下就不見了。

3. 即使努力貼文,觸及和互動卻不理想

許多粉絲團編輯都在抱怨,即使用盡各種方法,粉絲團貼文的觸及和互動都拉不起來。一種說法是臉書為了要大家花錢買廣告,故意調低貼文的自然觸及率,我的看法是,就算臉書沒有這樣做,自然觸及率也一樣會愈來愈低。

可以用簡單的國中程度數學來證明。

每個人的塗鴉牆上都有大量來自朋友、粉絲團和社團的貼文,等著擠上塗鴉牆,你可以把這些訊息的總量當成分母y,把你的貼文數量當成分子x;臉書為了不讓每個人的塗鴉牆上出現過多讀不完的訊息,會用某種誰也參不透的演算法來篩選貼文,我們姑且把這個控制參數叫做f。觸及率就可以用下列算式來表示:

R = x / y * f

接下來就來看看這個算式中的魔鬼。

首先考慮分母 y,這裡有個驚人的事實:它會愈來愈大。由於大家在臉書上每天都會交新朋友,也會加入新的社團和粉絲團,所以每天都有更多的新訊息要擠上塗鴉牆,不可避免,y 一定會愈來愈大。

接著看分子 x,這是你的貼文數量。很明顯,因為你的工作負荷是有限度的,所以這是一個差不多恆定不變的數字。要增加 x,只能讓你新鮮的肝更猛烈地燃燒,或是老闆願意多加幾付新鮮的肝進來一起燒。再不然,你就只能去弄些免費的、偷來的內容才行---這就是盜文網站讓人憤怒的原因,別人辛苦燃燒肝臟,他們用偷的。

光是看 xy 兩個數字就很可怕了,分子 x 很難變大,分母 y 時時刻刻在變大,你的觸及率只會愈來愈小。

那麼 f 是怎麼回事?基本上我們雖然參不透臉書神秘的演算法,但有件事可以確定:這個 f 值一定很小。各位回顧一下你自己的使用行為就好:假設你有200個朋友,加了100個粉絲團,你有看到這200人和100團所有的貼文嗎?沒有,都被臉書用這個神秘的 f 值(演算法)濾掉了。花點錢買臉書廣告固然能把 f 值拉大一些,不過還是解決不了臉書搜尋很爛等等的其他問題。

4. 少年人愈來愈不愛用臉書

一些國外的社群平台研究報告,不論是量化的還是質化的,都指出臉書的使用族群日漸老化,年輕人愈來愈不愛用。主要是因為臉書的使用有社會壓力,大家不敢在上面講真心話。

你想想,在你的臉書朋友中,是不是有像老闆、長輩、不對盤的同儕等等「其實你並不想加,但是非加不可」的人?當在臉書上貼文有顧忌,打卡、貼相片前總得盤算一下誰看到會有什麼反應時,這平台用起來就有壓力了。

其實不只是國外,台灣的情形也一樣。大學以下的年輕人用臉書愈用愈少,用其他平台(例如 Instagram)愈來愈多。如果你還以為全天下的人都在臉書上,你麻煩就大了。

5. 粉絲團只適合貼短文

每種不同的平台,都有不同的最佳使用方式。臉書的最佳使用方式是貼短文,頂多加張相片或一支影片。不過這世界上還是有很多事情無法三言兩語簡單講完(例如這篇文章要告訴你的事),得用比較長的篇幅娓娓道來,效果才會好。

舉個分享美食的例子。在臉書上,大家最習慣的是看到一張美食的相片,100字以內的簡單文字來描述這道佳餚,太長的要嘛會被用戶跳過不看,要嘛也會被臉書加上「繼續閱讀」自己截短。但在部落格上,美食部落客就可以用大量相片和夠多的文字,細細描述這道菜,可以從材料、烹調一路講到吃下去後的感受,順便附加地圖和訂位資訊。

如果你要分享的內容是無法用三言兩語講得完的,只用臉書的結果,就是永遠只能隔靴搔癢。

6. 所以我該怎麼辦?

我的答案是,讓不同性質的內容進到不同的平台,面對不同使用習性的顧客,用不同的手法來經營。國外的社群行銷人老早就體認到,這才是正確的網路行銷作法,所以他們不會只做臉書,而會同時經營 Twitter、Pinterest、Tumblr、YouTube、Instagram,甚至一些新興的平台,如 Snapchat 或 Meerkat 等。在這些不同的平台上,使用者的用法都不同,所以行銷人也會用不同的方式來和用戶溝通,詳情我會再找時間寫一篇文章細談。

如果你沒辦法同時經營那麼多平台,我的建議是:至少應該也經營部落格。

部落格曾經一度是社群行銷工具的當紅炸子雞,臉書興起後就失去昔日光環,很多人琵琶別抱,跑到臉書上,甚至以為臉書就是社群行銷的全部,這是錯誤的。事實上,部落格的長處,正好可以補足臉書粉絲團的短處:

  • 臉書粉絲團貼文只有數小時可活,部落格貼文永遠活著。以我自己這個部落格來說,即使是2006年寫的舊文,都一樣每天會有人進來看,來留言,分享到臉書上。
  • 臉書的文章難以搜尋,部落格天生對搜尋引擎友善。部落格的文章有大小標題,有標籤、有大量內文,搜尋引擎可以輕鬆抓取內容。各位搜尋各種關鍵字時,可以注意一下,搜尋結果頁面是不是有很多內容來自部落格?上面我提到我2006年的舊文還是每天有人點進來看,來源不是別的,正是搜尋引擎。
  • 臉書貼文觸及愈來愈差,部落格不會。你的臉書貼文即使有幸被臉書相中顯示出來,但還是得和許多「雜訊」(用戶的朋友、其他的社團和粉絲團貼文)混在一起,用戶一不小心就會略過,但是部落格是你一人獨有,沒有任何雜訊干擾,更沒有讓人參不透的演算法把你的內容濾掉。只要你的部落格文章精彩,內容好看,SEO做得好,就不用擔心什麼觸及一直掉的問題。
  • 少年人不愛用臉書,但他們不會不看部落格。如果你只在臉書貼文,不用臉書的人就不可能看到;但部落格是開放的,看文章不用註冊,不用登入,任何人都看得到。你甚至可以把部落格文章分享到其他平台上,讓不同平台的人都看得到你的貼文。
  • 臉書只適合貼短文。內容行銷是當今網路行銷的顯學,但你的故事如果三言兩語說不完,就無法在臉書上完全發揮效果。相對的,大家期待部落格文章圖文並茂、資訊豐富,所以部落格天生適合講長一點的好故事,能把你的豐富內容完整呈現出來,不論是文字、影音、相片,通通沒問題。

總結來說,臉書像是便利商店,消費者來去匆匆,只能花一眼瞄一下貨架,你還得跟別人的各種商品競爭,不繳上架費就沒有好位置,三不五時還會被無預警下架;部落格像是你專屬的門市,開店要自己來,店舖數不像便利商店那麼多,但是貨架上全部都是你的商品,沒有別人來搶生意。消費者來店後可以逛很久,花很多時間跟你聊天獲取資訊,甚至成為忠實顧客。

便利商店和專賣門市不是互斥的,兩者可以互補;同樣的,部落格和粉絲團也是如此,正好可以互補。如果你已經看到粉絲團的經營困境,想要有所突破,但又不知道該做些什麼,誠心建議你認真考慮,再度擁抱部落格。

Posted in Facebook, internet, Social Network, 媒體思辨, 社群行銷, 編輯隨想, 趨勢亂寫 | Tagged , , , , , | Leave a comment

試用 Amazon Cloud Drive 無限容量雲端儲存空間

因為要備份的東西實在太多,看到 Amazon 推出了一年台幣1800的無限空間儲存方案 Amazon Could Drive,又提供三個月免費試用,所以就註冊來玩玩看。

一些心得如下:

  • 上傳速度普通,以我家的60M/20M光世代,每秒約 2~3MB,但有時也會卡住。
  • 桌面上傳工具功能很陽春,就真的只有上傳功能,沒有檔案夾同步功能;不過如果有同步功能的話,要是電腦硬碟空間比上傳的檔案還小就慘了,硬碟會被塞爆…
  • 之前 Amazon 有出過一個檔案同步 App,超級難用。我安裝時如果 Mac 語言選中文,就會跑去日本Amazon註冊,一定要先把語言改成英文,才抓得到在米國 Amazon 的 ACD 帳號。安裝時還會自己新增一個同步資料夾,然後就只能和這個資料夾同步,不能改。難怪現在已被 Amazon 下線。
  • 如果透過瀏覽器或手機App上傳檔案,單檔有2GB大小限制。透過桌面工具上傳就沒有,不過影片和相片檔案大小限制還是在2GB/20分鐘內,很煩。
  • 還沒有很好的 3rd Party 工具可以管理 ACD 雲端空間。
  • 檔案拖到上傳軟體後要等一陣子才會開始上傳。
  • 大檔案上傳到一半經常會重來一遍,這點很吐血。
  • ACD 認不出 MKV 檔,所以可以直接上傳,沒有2GB限制,不過也無法線上播放。
  •  不能直接把 iPhoto 或 Aperture 資料庫拖進去上傳,會被上傳軟體擋掉,只能拖拉相片。
  • 最糟的是,上傳上去的超大檔案(16GB)屢次下載失敗…我要去取消帳號了。
Posted in internet, 試用報告 | Leave a comment

該買只有一個USB插孔的新Macbook嗎?

Macbook 2015 USB-C

今天 Apple 發表了全新的12吋 Macbook,除了更輕薄外,只有一個USB-C插孔的大膽設計,果然也引起許多人議論紛紛。

從過去以來,Apple在淘汰既有裝置上的努力就沒停過。光碟機、Firewire、內建硬碟等都是前例,當發表新機取消這些既有裝置時,批評的聲浪也從來沒有小過。甚至推出iPad時沒有內建USB插孔也被許多人酸。

可是大家現在用Apple裝置還是用得很高興啊。(咦)

不管Apple如此設計到底是領先潮流還是要省料,這就讓各家評論者去傷腦筋;這裡只想從使用者的角度來探討,到底該不該買這款新的Macbook?

從硬體配備來看,這款Macbook的訴求重點明顯不是效能。省電的CPU(省電到根本不需要風扇)、256GB SSD、整合式的顯示晶片和8GB RAM,都算是一般使用等級的水準;要拿它來幹一些很吃CPU和儲存空間資源的應用,例如剪輯壓製影片、平面設計或玩game(咦,Mac上有game?)等等,顯然不是它的強項。但對於一般網路瀏覽、辦公室應用、家庭應用、雲端應用和影音娛樂來說,這樣的配備用個三年應該不成問題。

一個USB孔真的不會造成問題嗎?這也要看你的使用情境而定。如果是在室內的固定使用情境,只要加上蘋果或其他廠商推出的USB擴充埠就好了,但如果你連人在外頭都高度依賴各種外接設備,同時要插這個又要插那個,那可能就不太適合了。

我想大多數人可能都不會同時又要插這個又要插那個吧。

再來看價格。台幣41,900起跳的新Macbook,其實不是Macbook家族中比較便宜的機種。13吋的Macbook Air 256GB機種記憶體加到8GB,價錢也跟和新Macbook差不多,差別就在新Macbook更輕薄,還有更漂亮的螢幕,電池容量甚至還更大,13吋MBA的優勢就只剩下USB多一個,再加上有Thunderbolt和SD卡插槽。如果真的對價格很敏感,那還是去買11吋MBA吧。

所以分析到這邊,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新Macbook比較適合經常在外工作,工作時不需要外接太多裝置,對「可移動性」比較在乎的人。如果你的使用場合比較傾向在固定地方,買舊款的Macbook Air也仍是很正確的選擇。

準備好去買新Macbook了嗎?

Posted in mac, 編輯隨想 | Leave a comment

如果台北市有社群局長,他該做什麼?

20141102_柯文哲催票騎兵團_217

(CC授權圖片取材自舞則飛

這次選戰柯文哲狂勝後,隨即依照他在選前公布的「柯P新政」,開始部分北市政府首長的網路舉才票選作業。當晚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如果台北市也有社群局長,他該做什麼?」我的答案是:善用社群力量,廣納社群意見與人才,讓台北市政更加貼近民眾需求,每分每秒都更加進步。

不論是政界還是商界,傳統上對社群工作的想像,多半還停留單向傳播的層次,偏重在公關與行銷的訊息傳遞面上。你可以看到許多社群編輯(或花錢買來的網軍)如何伋伋營營於把各式訊息包裝後放上社群平台,一廂情願地希望發揮病毒行銷的作用,讓訊息透過網友的社群網絡,接觸到更多的人。

然而光是這樣已經遠遠不夠。

在這次台北市長選戰中,不論連營還是柯營,在社群上都花了不少心力,但是網路上柯營的聲勢明顯一面倒地壓過連營,甚至還有大量網友主動創作的支持作品廣為流傳;反觀連營因為任何訊息放上網路都會在短時間內遭到網友反撲,在選戰後期甚至完全放棄網路操作。何以致此?原因就在於連營忽略了社群操作最重要的關鍵:網友必須先認同,才有可能幫助傳遞你的訊息。如果產品品質或品牌形象難以獲得網友認同,在缺少認同的基礎下硬要進行社群操作,不但無法發生正向的病毒行銷,更可能遭到社群力量的反撲,連勝文在網路社群上的全面潰敗,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柯營在社群上的得道多助(以及連營在社群上的顧人怨),不但讓大家看到訊息傳播在量與觸及範圍的可能性,甚至還看到各種多彩多姿的網友創作,從點評佳句、藏頭詩、各式漫畫影音等創作,到各種批評與建議的意見,這些都展現了社群認同(與不認同)的強大力量。這更提醒我們:成功的社群運作,絕不是單向的,由上到下的一對多傳播,而是訊息、創意與人才透過網路相互共振,多對多的傳播。

回到主題,那麼台北市的社群局長,或是企業的社群長,該做的是什麼呢?經過這次選舉,答案已經呼之欲出:除了過去專注的訊息傳遞之外,更應該著重在努力提升施政或產品品質上,透過各種社群平台或新的網路溝通工具,廣納民意,找到人才,讓人才和創意出頭,讓市政或產品更貼近使用者需求。與之而來的認同提升,還能回頭加強訊息在社群中傳散的力度與廣度,形成正向循環。

Posted in 亂寫隨筆, 社會運動, 社群行銷, 網路文化 | 1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