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用 Zoom 是假議題,真議題是台灣嚴重的數位落差一直存在

平常不重視資安的人,突然開始重視資安;一套軟體學了一個月,換一套就不會用?這些問題其實都和數位落差有關。

無標題

最近台灣社會為了到底要不要用 Zoom,吵得不可開交。

許多人主張 Zoom 有資安問題,疑似又有「中國血統」,近來剛好 Zoom 又被挖出各種過去和現在的安全漏洞與不當做法,於是乎政府一聲令下,各單位全面禁用。

然後也有不少人從各種觀點反對禁用,有的說 Zoom 是美國上市公司,又得到美國國土安全部認證安全,大家不用過慮;有的說 Zoom 簡單好用,特別是教育單位的老師們好不容易學會用它遠距教學,結果現在被禁,師生又要學新東西,一個多月的心血當場歸零。

Zoom 到底安全不安全?如果真要問我的意見,我會說它終究會變得愈來愈安全;現在幾乎全面禁用,似乎有點違反比例原則;但這不是我這篇文章想談的重點。

我想說的是,在這場以 Zoom 為中心的口水戰中,我們看到的是台灣社會各個 sector 嚴重的數位落差問題。

資訊社會三十年,假象一夕破功

台灣號稱進入資訊社會,絕對超過三十年;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就拿「資訊月」當成一個指標來看就好。

每年年底的資訊月是從 1985 年開始舉辦的,雖然大家都在展會期間搶買便宜貨,但資訊月的舉辦目標和主題,幾十年來一直都是要提升社會整體的資訊工具使用能力與認知,如下圖:

無標題

這裡並不是要說資訊月設定這些高大上的主題,只是打高空,都沒有真正落實,也不是把提升社會資訊能力的重責大任,全部硬塞到資訊月身上;畢竟一個社會對某個新趨勢的整體認知水準,不是靠每年辦大拜拜兼展售會就能提升的,還是要在多個層面同時努力才行。

但這可以當成一個指標,也就是平時自詡為資訊大國的台灣,就在武漢肺炎疫情爆發,社會對各種數位協作工具的需求突然大幅增加之際,整體台灣社會的真正數位化程度,也就赤裸裸的呈現出來了。

平常不講資安的人,突然開始滿口資安

這次關於 Zoom 的資安爭議,有個有趣的現象是,提出這些爭議的人,過去其實並不怎麼關心資安議題,很少看到他們針對資安議題提出什麼令人信服的見解。

也因此,這次他們所講的 Zoom 資安問題,雖然有些是在最近才被挖出來的(例如會把部分流量導去中國、明明只有 AES 128bit 也非端對端加密,卻說是 AES 256bit 端對端加密),但有些根本就把過去已被解決的問題重新拿來再講一次(例如在 Mac 上偷偷安裝 web server,這老早就解決掉了),有些則根本是使用者自己的問題(例如隨便取會議室編號或亂分享會議網址,結果會議室被別人亂入——這跟隨便告訴別人自己的電話號碼,本質是完全相同的),結果就是什麼東西都拿來做成瀨尿牛丸,亂扯一氣。

過去不關注資安的人,現在開始關注了,當然是好事一件,但我很希望他們可以繼續關注下去,而且今後能夠講得精準一點,以免詒笑大方,屢遭打臉。

至於社會大眾,如果在資安方面的意識與認知水準能夠比現在提高,自不致於在口水戰中迷失,變成被帶風向的對象。

換個軟體就唉唉叫,學不會新把戲的人,也很有問題

大官可能是出於國安考量,可能是被帶風向,突然一聲令下禁了 Zoom,基層的反彈是必然的;但反彈的理由也太可悲,特別是在需要遠距教學的教育現場,反應更是令人難過:學了很久才會用 Zoom,現在得重新學一套新的東西,過去一個多月的心血全白費了。

我完全理解說這句話的葉丙成教授的心情,因為他面對的問題其實長年以來就是鐵板一塊:正是教育現場的嚴重數位落差,造成教育工作者的數位能力普遍落後;當然換了個工具,就等於功全唐捐,一切又得從頭開始

至於那些批評葉丙成可能藉由 Zoom 牟利的言論,實在太過低級;如果說用某個工具就叫做幫忙賣那種工具,以此類推,全台灣的公私單位和個人,就通通可以說是 Facebook、Google、LINE、微軟的經銷商了。邏輯如此狗屁不通的謾罵,真的可以休矣。

教育工作者的數位能力,到底低落到什麼程度?為什麼過去看起來沒有什麼問題,現在卻出現問題?那只不過是因為過去只有少數人真正在關心這問題而已。不信的話,各位自己到各縣市層級的教育單位相關網站,看看那些令人發思古幽情的網站架構與設計,便可心領神會。

結語:頭痛不能只醫頭

總之,要不要用 Zoom 根本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個社會對於突然的數位化工作方式,並沒有事先超前部署,真正準備好的人還不夠多

真正的問題是數位落差;要是不解決數位落差問題,未來還會有更多的 Zoom 風波吵不完,然後又會淪為一次又一次的口水戰,吵完就沒了,什麼進步都不會發生

Posted in default | Leave a comment

綜合性媒體的冬天,以及深度分眾媒體的春天

最近在媒體圈中的熱門話題,就是傳統媒體(又繼續)大幅縮編裁員,以及新媒體遲未建立商業模式的各種探討。大家多從經營和營收的角度來談這些媒體的未來(如果還有未來的話),但很少人從讀者的角度來思考出路。

我剛好是個左手做編輯,右手搞社群的人,也來說說我的淺見吧。

舊媒體衰退的真正原因:通路分眾能力的大幅提升

看到一些檢討舊媒體(我在這邊說的「舊媒體」不只是指電子或紙本等傳統媒體,也包括用舊方法經營的新媒體)衰退的觀點,多半都把矛頭指向廣告大幅減少,原因包括房地產景氣不再,或是有 Facebook 這種平台在中間分一杯羮等等。不過,我覺得這些都只是近因,真正的原因出在內容消費模式的典範轉移。

傳統的綜合媒體能夠穩定運作的關鍵,在我看來完全是因為通路本身分眾能力薄弱,讀者沒有選擇所致。載體來看,紙張頁面很貴,版面有限,不可能依照讀者需求量身打造內容;而從通路來看,實體賣場的陳列空間有限,電波頻寛和頻譜受到國家高度監管,所以高度分眾的媒體,相較於綜合性媒體,比較沒有效率,也不易達到經濟規模。

即使在網路發展的前二十年,也就是入口網站和搜尋引擎當道的時代,分眾能力依然薄弱,傳統由上而下製作內容的媒體仍有獲利空間,不過也開始顯露敗象。

社群網站成為內容消費的主流,意味著內容通路的分眾能力達到史上的顛峰;臉書演算法能夠有效地過濾出讀者真正感興趣的內容,其他的社群內容平台也能讓讀者主動直接訂閱接收興趣內容生產者的帳號,讀者首次有了選擇權(不管自己有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所以終於可以專注在自己真正感興趣內容上,而不必被迫接受其他不甚相關的內容時,綜合性媒體的災難就真正來了。

與其說綜合性媒體被網路打敗,不如說是因為沒有體察到更細緻的讀者需求,仍然使用舊的通路與內容供給思維,由上而下地提供讀者未必想看的內容,因此才被讀者拋棄吧。

同樣的事情其實老早就發生過了,更多頻道的第四台打敗老三台,更貼近讀者需求的蘋果日報打敗中時聯合。其實都是因為後來者的分眾做得更好,不硬塞同樣的內容給所有人。

分眾,可以分得更細更深

分眾這件事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而且舊媒體其實也都做了一點分眾(報紙有不同版面,雜誌有各種不同主題,專業電視台也大量出現),但我覺得對應到當代社群網路的強大分眾能力,這些媒體的分眾還是分得太粗略了,無法細緻地對應讀者的多元需求。

比如說汽車好了,在傳統媒體(報紙)的思維,汽車就是一個分眾類型;雜誌可能再分細一點,有改裝車、性能車等專業雜誌。但如果從讀者的角度來出發,其實可以拆得更細,像 Mobile01 就拆到以品牌為單位,而每個品牌下都累積了大量的討論。

再舉運動為例,傳統媒體就把運動當成一個大類,頂多分些版面給熱門的運動項目;雜誌分得比較細,但若從讀者的角度,恐怕還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細分,除了從單項來分之外,可能也可以分成粉絲喊燒類的讀者,以及實際真正從事運動的讀者。

當網路可以分眾得這麼細,但卻還能各自找到一群忠實讀者時,綜合性媒體的內容就顯得隔靴騷癢,可有可無了。

對讀者可有可無,正是媒體經營者最害怕的事。

規模很重要嗎?有忠實讀者社群更重要

對於大規模的迷思,其實是建立在傳統廣告的模式之下。不論媒體形式,追求發行量、閱讀率、流量、點擊,無一不是受到廣告計價模式的制約。要有量,才有錢。

問題是市場就是這麼一塊餅。過去餅只能切成幾大塊,大家都能吃飽;現在分眾如此細緻,大家吃不飽不就餓肚子嗎?

我也覺得那不過是大家太習於廣告這種收入模式。事實上有量未必就有錢。現在媒體的通路都在別人手上,Facebook、Google、Yahoo、Line 無一不是外商,用人家的平台做生意,被抽成或被下架都只能摸摸鼻子認了,更不要說平台三不五時改演算法。

更何況我們總是習於把社群平台當成廣告平台來用。就拿粉絲團來看好了,某些大型品牌三百萬人的粉絲團,談論人數卻只有一兩萬,和粉絲數根本不成比例。用會員經營的概念來看,誰都不能說這樣的核心會員比例是健康的。換句話說,這些粉絲根本不是社群,只不過是過路客而已。

所以媒體該怎麼辦?我覺得這正是深度分眾媒體的好機會。當你經營得夠深,與一群讀者在小而堅實的領域中建立起無可取代的關係時,你就有機會建構起真正的社群,而且是超越社群平台的社群。接著社群會告訴你他們的需求,你就可以透過滿足需求來創造利潤了。

這些例子也很容易找,看看 Facebook 上許多小型社團裡無比熱絡的商業活動就知道了,這些是真正的社群,因為共同的興趣和需求結合起來。即使哪天 Facebook 被別的平台取代,這些社團成員也很容易轉換地盤。

換句話說,經營者若想真正跳過平台的制約,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擁有社群。小而美的分眾媒體在此擁有驚人的優勢。

我們何其有幸,生在網路時代,能夠見證時代的演進和巨變,但我相信一件事不會改變:讀者永遠有需求。變化的,只是滿足需求的方式而已。

而答案永遠要從讀者身上尋找。

Posted in default | Leave a comment

近況更新

無標題

是的,正如這張圖所示,我已經離開Yahoo了。

首先還是要感謝 Yahoo 這家公司,加入這個大家庭近七年以來,接觸了許多過去不曾接觸到的事物,認識很多非常厲害又很 nice 的人。其中最棒的是,有機會在我最喜歡的相片服務 Flickr 從事社群工作,不論是每天看到上面來自全球網友的驚豔作品、和各地網友一同參加 Photowalk 一同拍照,還是和公司同事一同幫 Flickr 發聲推廣,都是令我十分驕傲也非常滿足的一段經歷。

同時也要向所有 Flickr 的愛用者說聲抱歉,請恕我無法再以工作人員的角色服務大家了;不過我還是非常喜愛 Flickr,也希望大家一本初衷,繼續愛用並支持 Flickr 現在與未來的各項服務。

接下來一段時間,我想先休息一陣子(不會太長),好好喘口氣,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於此同時,各位朋友如果需要我分享關於社群與媒體的相關想法,不論是短期合作或是正式工作機會,我都非常歡迎感謝。您可以用下列方式與追蹤我或與我連絡:

Email: [email protected]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enz1225 (可供追蹤,傳訊請多透過 Email)
Twitter: https://www.twitter.com/tenz (可追蹤或DM)

最後,謝謝大家關心!保持連絡!

Posted in 工作雜記 | Leave a comment

Netflix on Apple TV 3 簡短試用

無標題

昨天 Netflix 正式在台灣上線,許多大大都寫了測試文,但不是用手機就是用電腦觀賞;事實上看電影或影集,當然還是舒舒服服地蹺著二郎腿坐在電視前面看才對啊!如果電視夠大夠好,再加上環繞音效,看片體驗絕對遠勝手機平板加電腦。所以註冊了一個帳號,使用330型(我沒4K電視),看看 Netflix 在 Apple TV 三代上的效果如何。

幾點簡單心得如下:

1. 界面:和 Apple 自己的 iTunes Store 很像,幾乎一模一樣,所以沒有什麼學習使用的問題。
也因為界面和 iTunes Store 很像,所以搜尋就是很大的問題,要輸入文字時,得一個個字母打進去,很累。有 iPhone 的人一定要去下載遙控器 app,可以用螢幕鍵盤輸入文字。

2. 片單:片子真的少,少到一個不行;即使是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的片子也兩隻手數得出來…

無標題

3. 音效:不少片子都有杜比5.1環繞音效,只要在片頭說明中有看到杜比實驗室的 logo 就表示影片支援杜比5.1。開了《搶救雷恩大兵》這部經典作品來看,順便和 BD 的 DTS 音軌做個比較,只能說 DTS 不論在動態、飽滿度和音場感上都遠勝 Netflix 的 Dolby Digital 5.1… 有空再來比 iTunes Store 自己的 DD5.1 音效。
 
(至於影像就不用比了,一來這部片子是用膠片拍的,刻意讓畫面充滿粗粒子,本來就不是以畫質取勝 ,二來我相信Netflix 的影像單位流量絕對比不上BD…)

無標題

影片說明中看得到杜比標誌,表示本片支援 DD 5.1。

無標題

播放影片時,擴大機會亮起正確的環繞格式字樣。

不過呢,也有很多影片是沒有環繞音效的,像是魔戒三部曲中只有最後一部《王者再臨》有環繞音效,一二兩部曲卻都沒有。

4. 畫質:除了部分未標示 HD 的影片一定沒有 HD 外,有 HD 的影片在串流剛開始播放時解析度明顯偏低,後來就會逐漸拉高到正常 1080P 的水準,畫面的噪點和複雜場景的細節也都還令我滿意。相較之下,iTunes Store 中的 HD 影片比較不會有開始播放時畫質較差的問題,但是有時串流傳送不順時會直接暫停給你看….總之兩家的 CDN 都需要加油。

5. 字幕看起來是直接從 DVD 或 BD 中取用或是跟片商要,連翻錯的地方都一模一樣。像《搶救雷恩大兵》中湯姆漢克帶兵搶灘炸毀德軍灘頭堡,引燃引信後大家狂叫「Fire in the hole」明明應該翻成「要爆炸了」,結果不論是 DVD 還是 Netflix 都翻成「對準沙坑」,真是坑。

無標題

6. 中文化:看起來做得還可以,但是一些小地方還是可以看出 Netflix 這個洋服務一些還有待調整的地方,像是很多影集或電影海報上的中文明顯是直接PS上去的,因為字型就那麼幾種,不像原版電影海報都有量身設計的字體;另外像《後宮甄嬛傳》的主題曲是英文版的,這也很有趣。

無標題

這個搶救雷恩大兵的字體…

台灣版DVD的字體。

綜合來看,在 Apple TV 上用 Netflix 看片還滿不錯的,一個月三百多塊算是可以接受(看看 iTunes Store 那精美的租片價格),還有什麼有趣的事情會另外再寫一些…

Posted in default | Leave a comment

Google Play 開始支援 Podcast,Podcast 即將全面復興了嗎?

Podcast 在美國看起來有復興的跡象。Apple 十年前就在 iPod、iTunes Store 中支援 Podcast 的上架與訂閱,Google Play 今天也跟進了,開始在 Google Play Music中提供 Podcast 上架服務,一般用戶訂閱PodCast的功能會在日後開放。可惜的是,這個服務目前只在美國提供,其他地區的 Podcaster 還無緣享用。

比較有趣的是Google說「將會根據用戶正在做的事、興趣與感受來提供訂閱推薦」,Google又說因為Google Play是唯一預載在所有Android手機中的Podcast軟體,所以能接觸到大量的Android用戶。Google此舉是否真的會讓 Podcast 一下子熱門起來,很值得觀察。

Podcast 在美國再度熱起來,是個很有趣的議題。Edison Research 去年做了研究,估計去年美國有三千九百萬人聽過 Podcast,是歷年來的新高;而去年十月在紐約雜誌(NewYork Magazine)上也有篇文章探討 Podcast 再度復活的原因,簡單摘要如下:

  1. 目前的 Podcast 內容愈來愈好,不再只是業餘愛好者架個麥克風,對著電腦說上一小時而已。有些優質Podcast有固定的製作團隊、聲優和一定程度的預算;內容也不再只是單純的新聞、評論、語言學習或音樂,甚至出現了廣播劇之類更能吸引網友的類型。
  2. Podcast的製作成本遠低於拍影片或架網站放內容,但是能賺到的廣告費反而更多。文章比較了不同媒體的廣告CPM,最受歡迎的 Podcast 可達 20到45美元,遠高於廣播($1~$18)、網路電視($5~$20)、傳統網站廣告($1~$20)。
  3. 愈來愈多車子內建的音響可以連接手機,不管是用藍牙、USB還是外接音源線,在車內也可以透過手機收聽自己感興趣的音訊訊源。不管是聽 Podcast 還是像 Spotify、Pandora 或 Apple Music 這種串流音訊服務,用戶都是在聽自己真正想聽的內容,而不是收聽根本無從預期內容的 FM/AM 廣播。

當然,用手機聽 Podcast,目前看來還是在 iPhone 上方便一點,因為十年前 Apple 就已經把 Podcast 整合到 iPod 和 iTunes 中(Podcast 之所以叫這名字,正是因為 iPod)。現在 iPod 已經功成身退,但 Podcast 不但沒有跟著衰亡,反而藉由智慧手機的普及再度復興,甚至讓 Google 也參入戰局,爭取 Podcaster 和聽眾透過 Android 來收聽,這也讓 Podcast 的未來發展更加值得關注。

至於 Podcast 在台灣會不會也跟著興盛起來呢?如果要讓 Podcast 在台灣也紅起來,還需要什麼條件、哪些努力?各位讀者不妨也一起來思考討論吧。

Posted in internet, 媒體思辨, 網路文化, 編輯隨想 | Tagged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