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問到:「為什麼社群網站這麼紅?」「為什麼社群行銷這麼紅?」
這其實是個很有趣的問題,但我不想直接回答;我打算回顧整個 Internet 的發展過程,來試著回答這個問題。
社群為何在這幾年成為 Internet 上最重要的元素?思考這個問題時,我借用了美國科學史哲學家托馬斯・孔恩(Thomas Kuhn)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中提出的「典範轉移」概念,來看 Internet 的整個發展。
「典範」可以說是在某一個時間主宰某種思考方式的思想,很適合用來說明這三十年來 Internet 商業化發展後發生的事,也能夠解釋為什麼社群會變成近年來 Internet 上最重要的一個典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先看看孔恩這本重要的著作。
從 1990 年代開始,Internet 商業化後至今的近三十年,一共出現過三個重要的典範:入口、搜尋和社群,一個典範差不多維持十年(社群的典範當然還是現在進行式),然後因為一些原因,發生了典範轉移,進入下一個典範。下面就來看看這三個不同的典範,以及為何發生典範轉移。看完後,我們就會發現,所有的典範轉移,都是因為出現了新的方式與思維,讓資訊和人之間的關係更加貼近;我們也可以藉著這個過程,來理解為什麼社群成為當今 Internet 的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