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讀者想看的,才是生存之道





中國時報要幹嘛? (by tenz1225)

曾經是台灣最大也最有影響力的中國時報,昨天傳出裁員 450 人的消息;雖然中時裁員已經不能算是新聞,不過看到他們未來的方向,不免擔心起來。

這兩天不少評論都在談這件事,不過大多是從勞資關係、投資決策和媒體市場、甚至是人事鬥爭的角度,來談這次中時縮編事件;到目前為止我只看到王榮霖這篇有提到一個真正的重點,也就是讀者。

中國時報改版成「菁英報」會不會成功,可能要留給時間去證明;但中時從大報變小報的失敗,除了他們自己說的媒體競爭日益激烈、廣告變少,以及原物料成本大漲(還有別人指控的投資策略不當)之外,個人認為根本的問題在於不重視讀者。

什麼叫做重視讀者?一言以蔽之,做讀者想看的,而非我們要讀者看的。用這句話來檢驗蘋果日報和中國時報,馬上可以看到結果。

很多人說蘋果日報在台灣會大賣,是因為大家愛看八卦新聞和腥羶色,大家喜歡花花的版面。這句話固然沒錯,但大多數人即使沒有編輯概念,相信都會覺得同樣一條新聞,蘋果日報做得就是比其他報紙好看,而中國時報經常做得最難看。

而對有編輯概念的人來說,兩報之間的差異就更明顯:蘋果日報處理新聞的方式,遠比中國時報更貼近讀者的需求。蘋果日報會用各種各樣的手法來減低新聞的閱讀障礙,大張照片、分解動作、簡明有爆發力的標題、段落清楚可快速閱讀的內文、各種圖表細說,再附加各種有用資訊,任何人都可以看出蘋果的編輯花了多大的力氣去照顧讀者的閱讀需求。

中國時報呢?經常就是大塊文章加一點圖表,頂多再加張照片。五六十年如一日。

其實中國時報也不是完全沒努力;上一次改版,把標題的字變少了,字體放大了,版面變得比較有條理;但對讀者來說,中時對讀者的照顧還是遠遠比不上蘋果。

讀者雖然不懂編輯技巧,沒有新聞專業,但他們會用手上的零錢投票,買他們覺得好看的報紙。報份一流失,廣告自然也就遠去,報社的經營當然每下愈況,最後導致如此慘狀,也是必然的結果。

不是要替蘋果日報說好話,他們的新聞路數對台灣媒體界造成很壞的影響;但身為媒體人,應當有能力分辨遠來和尚哪招可以學,哪招不可取。看到中國時報一路走來,愈做愈小,已經到了危急存亡之秋,卻還沒搞清楚問題在哪裡,也只能捲報嘆息,引以為戒。

其他延伸閱讀:關於中時裁員的對話與想像中時裁員有感(上)中時社長像誰心中有讀者(推薦)



馬上按讚,加入「西瓜的滋味」粉絲團!




Facebook討論板

則FB討論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亂寫隨筆, 反惡質媒體, 媒體思辨, 工作雜記, 編輯隨想 and tagged , , , , . Bookmark the perma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