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你夠了沒有?





一星期以來中國時報頭條:

6/13:罷扁案 27日大決戰
6/14:罷免案 扁拒絕答辯
6/15:禮券疑雲 檢調將傳訊吳淑珍
6/16:馬永成陳哲男對質 陳:有談錢 馬錯愕
6/17:巧!扁嫂逛SOGO七專櫃 發現百萬李恆隆禮券
6/18:台開案本周移送十餘人 趙建銘將被求處重刑
6/19:本報最新民調 五成三認扁不適任

每天都是這些新聞,難道別的民生國際新聞都不發生?中國時報乾脆改名叫反扁每日報好了。



馬上按讚,加入「西瓜的滋味」粉絲團!




Facebook討論板

則FB討論

留言

在〈中國時報,你夠了沒有?〉中有 10 則留言

  1. 「小路」的個人頭像

    中時自從買了KMT的三中(後來退一中?)後,
    就變得比聯合還聯合…

  2. 「不買爛報紙」的個人頭像
    不買爛報紙

    可以改名叫 中國屎報
    芒果亂報還沒來之前,還跟 憐貉報 一起漲到15塊
    有種再漲看看,看看是哪些白癡在買

  3. 「Anne」的個人頭像

    哈哈,這個版主你好棒,
    我是從艾瑪那裡連結過來的,
    覺得有你這樣愛台灣的人,真好
    我來給你鼓勵一下,讚!

  4. 「Paul」的個人頭像
    Paul

    現在買早餐還可以送中國時報,表示中國時報大限已到。
    其實中國時報蠻不錯的,幾乎所有的內容倒著看就好了。
    祝大家閱報愉快。

  5. 「Eric」的個人頭像
    Eric

    前一陣子「獨家」唱衰阿扁與秀蓮關係還不夠,
    最近又開始搞破壞阿輝伯與阿扁的關係,
    今天(7/02)的獨家消息是:
    李登輝要扁「知所進退」!
    文中提及:「李前總統請陳唐山轉交作家龍應台所寫文章〈今天這一課:品格〉給陳總統,藉此表達不願挺扁的心情與立場。 」
    撰稿者則是素與民進黨公職人員友好的何榮幸…
    原本,我對這類新聞已經感到相當疲乏,但因撰稿者關係,
    真實性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6. 「路過的」的個人頭像
    路過的

    依照何榮幸記者過去的認真態度與採訪報導的立場,
    我相信他不至於編造新聞.
    因此李登輝說出要陳水扁總統「知所進退」的話語應該具可信度.
    想一想,台聯在下屆立委減半單一選區下如何擺脫國民兩大黨的夾殺,
    因此當然想開始劃清界線,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

    不過題外話,我對李登輝一向非常不滿.
    他雖然推動台灣民主化有功,確立了民眾的台灣主體意識,
    但是他以引入黑金政治為手段,在國民黨內例行專制獨裁,
    也從不認真處理不當黨產與政黨介入媒體的事情,
    當年更不誠心對待228的教訓,還說出什麼大家應該「向前看」的名言.
    這些蔣家時代遺留的專制問題,在李登輝執政時,也沒好好檢討反省,更讓政治與金權結合.
    就因為他下臺後搖身一變,成為本土意識與台獨的大老,
    民進黨就投鼠忌器不敢動他,又尊崇他,
    讓國民黨的許多共犯惡徒也逃過一劫.
    李登輝搞不清楚他已經不是總統了,為何倚老賣老?
    更何況,他到底有什麼道德制高點對現任總統指指點點?

  7. 「tenz」的個人頭像
    tenz

    黑金政治的問題李登輝當然有責任,但我覺得那是結構性的問題,不能全算他頭上。

    民主政治的基礎是公民社會,但台灣有公民社會嗎?特別是在地緣和親緣關係為主的傳統社會結構之下,地方政治的運作原則還是依循著傳統社會結構;在這種情形下,選舉絕非選賢與能,而是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展演既有的社會結構。

    在這樣的結構下,任何政黨想贏得短線的選舉勝利,多半不得不和掌握這種結構的地方派系和黑道合作分贜,以換取他們的暫時效忠。我覺得除非改變選舉制度,有效避免地方派系和黑道掌握地方政治資源,不然就只能等社會結構有所改變,公民社會出現,人們學會真正選賢與能,黑金政治才可能有所改善吧。

  8. 「Spinule」的個人頭像

    你好,
    偶然逛到這裡
    覺得文章都很不錯

    格主在側欄有一個「我不看中國時報」的貼紙
    不曉得是否可以借用?
    我會將圖片連結到這裡

    謝謝~

  9. 「tenz」的個人頭像
    tenz

    Spinule:

    請自取,謝謝指教。那張圖也是跟別的網友借來的。 X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