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在這篇文章中談了一點 Web2.0 網站多半只服務到 User2.0 的問題,經過三個月左右觀察下來,發現這個現象對新興Web2.0網站來說是個愈來愈必需面對的問題。幾個我常逛的新興Web2.0網站上可能都出現這樣的現象:在站方努力經營之下網站雖已經站穩腳步,但使用者的數量和範圍卻不易「向下」開拓。花了一段時間吸引到許多早期愛用者,這些愛用者也確實在網站上玩得很快樂,但下一步要怎麼走?
分類: internet
-
自製IE7的搜尋工具,真是簡單
雖然很明顯是抄 Firefox 的 Search plugin,但微軟 IE7中的Search Provider 抄得不但好,而且也有自己的好用特色,例如自製搜尋工具就比 Firefox 簡單不少。
-
Kuro終於掛了
打了多場官司後,以音樂P2P分享為主要服務模式的 Kuro 終於還是掛了。加上Ezpeer 也轉型成合法付費下載的型式,所以可說是 IFPI 的兩大勝利。接下來要觀察的可能就有幾個方向:
1. 消費者買不買單:免費分享 MP3 的管道還是很多,FTP黑站、驢子、BT、沒王法的中國網站、私下傳檔分享等等。雖然麻煩一點,但免費的魅力還是很大的。據了解,Yahoo! 奇摩的付費使用者數量少到可以,看來即使是台灣最大portal 也難以改變使用者的習慣。
2. IFPI 願不願意降價:據我所知,各業者和IFPI談授權時,最大的障礙就是得面對唱片業者高額的授權金。根據今周刊之前的報導,在扣掉各種各樣的授權費後,業者只剩下20%的營收,而且還要再扣掉其他成本和費用,根本賺不到什麼錢。如果願意使用合法下載的使用者繳的錢不足以養活業者,IFPI又不願意降價,那合法業者還是會有生存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