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版面分析 #1





蘋果日報版面分析 #1

因為有朋友在 Facebook 上問:「蘋果日報的編排到底厲害在哪」?所以就找了今天的報紙,來分析一下水果報怎麼做新聞。

水果報的編輯手法十分多樣,經常都可以當做文字與編輯工作者的範例,這個也是一個不錯的例子。由下面的分析,不論各位是不是專業編輯,應該都能看懂蘋果日報的一些編輯技巧。

1. 標題:具體數字、一句入魂

很多人都罵蘋果日報的標題太聳動,但是聳動有時是必要的。一般人看報紙時,一定先看標題,一秒內決定要不要讀內文;如果標題不聳動, 如何吸引目光?

要讓標題聳動有很多方法,方法也有高下與格調之分。用低級字眼當然有效,但是顯然有失格調,這裡不討論這種case。來看看我找到的例子。

蘋果日報 大標

這個大標相當精彩。首先它用了3個數字:「近3年」、「縮26%」、「僅23%」,明確且具體點出問題的嚴重性。

接著它又補了一句引言「市場一攤死水」,這句是給看到數字還沒有感覺的人看的,讓他們即使對數字無感,也可以理解情況有多糟。這句引言非常重要,拿掉它,整個標題就大大失去力量,說它「一句入魂」,當不為過。

這裡還有個技巧:「最糟」和「人力」是兩個句子,「糟」和「人」字間應該要有個空格;但因為報紙版面寸土寸金,於是使用不同的字體色彩來分隔二句,就可以省下空格,但又不會讓讀者誤讀。

2. 圖表+漫畫,具體但又易於理解

蘋果日報 漫畫+圖表

圖表是很好的工具,可以將難以理解的複雜數字,化為簡明易讀的形式,讓觀者輕易地了解。不過水果報在這裡還多加了漫畫進來,同樣也是因為擔心許多讀者看這個折線圖仍然沒感覺,於是用漫畫來表現職缺愈來愈少,求職者拚命搶工作的現況。

圖表+漫畫,兼顧了具體資料與易讀的不同讀者需求,是十分用心的安排。

3. 箭頭符號,提示閱讀動線起點

蘋果日報 版面元素

通常讀者看報時,閱讀動線是先看整個版面,找到大標或圖片(因為圖片和大標最吸睛),接著才會開始閱讀內文。

蘋果日報設計了一個小箭,放在新聞前言開始之處,這是個很貼心的小設計。因為蘋果的版面相當花,有這個設計,讀者會比較容易找到文章的閱讀起點。如果你的版面沒有那麼花,這個設計就不一定需要,但在蘋果的版面上就有這個設計存在的價值。

 

4. 內文字數精省,兼顧讀者關心重點

蘋果日報 報導內文

和其他的報紙比起來,蘋果日報經常能用最少的字數,照顧到比其他媒體還多的點。以這篇報導來說,只有不到1000字,但照顧到好幾個重點:勞委會公布的統計數字、官方解釋的原因、待業者現身說法、就業博覽會訊息、業者觀點、勞團觀點、人力銀行觀點、學者觀點、趨勢指南等。因應現代讀者愈來愈無法接受長篇文字的傾向,要用這麼少字數完整交代這麼多重點,是不簡單的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內文的第二段,馬上就出現「周六2場就博會」的小標,對於目前失業的讀者來說,是很重要的訊息。從這裡也可以看到蘋果日報的風格,就是新聞必需追求對讀者的實用性。

 

5 & 6 提供對讀者有幫助的實用訊息

box1   box2

過去在編雜誌的經驗中,我們發現受歡迎的題目必定符合兩個原則之一:「有趣」或「實用」,而在蘋果日報的新聞編輯手法中,也可以看到他們對這兩個原則的貫徹。

在第一個box中,蘋果日報放上了這個星期六在台北和花蓮的兩場就業博覽會訊息,這對目前失業的讀者來說,就是十分實用的,馬上就可以安排行程,去找工作。

第二個box中也幫助讀者判斷自己的能力是否符合企業需求,這也是實用的資訊。

有了這樣的實用訊息,新聞本身和讀者間的關係便拉近不少,而不會只是可以當做耳邊風,聽過看過就算了,甚至不看也無所謂的無用之物。

多做讓讀者覺得實用的新聞,讀者就會覺得你的報紙有用,就會常買;一天到晚做一些讀者不看也無妨的新聞,最後就是浪費所有人的時間,也虛砍了不少大樹。

 

結論:心中要有讀者

以上的分析,從技術面上來看,似乎都沒有什麼超厲害的地方:做圖表、資料整理、寫新聞稿,只要是受過一點訓練的編輯,都可以做出來。但是我們就是很少看到別的報紙做得如此精彩。

在我看來,只有一個原因:有沒有去從讀者的角度思考:這則新聞是做給哪些讀者看的?這些讀者有什麼困難?有什麼需求?可以用哪些手法來滿足需求、解決困難?

如果你的內容是為讀者做的,自然就會去考量這些因素,利用各種可用手法;如果內容不知是為誰而做,只是為做而做,那就會得過且過,做了就算了。

讀者,是看得出差異的。

 

有空再來寫,下次我們用比稿的方式,來看看蘋果日報和其他報紙做同一條新聞的差異。

 



馬上按讚,加入「西瓜的滋味」粉絲團!




Facebook討論板

則FB討論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亂寫隨筆, 媒體思辨, 編輯隨想 and tagged , , , . Bookmark the perma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