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文西密碼電影觀後感





晚上在我很不喜歡的華納威秀,坐在第二排看完了電影版達文西密碼。雖然之前就不會很期待拍得比小說好看,但看完後還是覺得拍的確實不如預期精彩。其實像這種大家都看過小說的電影是很難拍的,一方面多數觀眾早就對故事來龍去脈倒背如流,隨時會拿原著和電影相比,二來小說中的許多手法不見得能在電影裡忠實表現(例如倒述在小說裡不是問題,但在電影中經常會阻礙劇情向前推進)。不過,拍得比小說還精彩的電影並不是沒有(早期的像亂世佳人,近期的首推魔戒三部曲)。達文西密碼電影的問題在哪?大概有幾個粗淺的感覺。

1. 解謎的樂趣大幅減少:大概是為了怕電影變得冗長,小說中原本蘭登和納佛要解好幾個藏密筒,結果變成只有一個而已。變位字謎和數列解謎的情節也被大量壓縮。在讀小說時這部分經常是驚奇的來源,電影裡砍了一大半,結果使得解謎變得索然無味。

2. 達文西畫作邊緣化:小說中大量達文西畫作中「密碼」的解譯讀起來非常過癮,但在電影中除了最後的晚餐著墨較多之外,蒙娜莉莎和岩窟聖母兩幅畫都只小小露臉一下。結果就是名字叫做「達文西密碼」的電影裡根本沒多少達文西。既然納佛和蘭登從頭到尾都只有在解索尼耶赫死前設下的密碼,電影名字改名叫「索尼耶赫密碼」可能比較名符其實。

3. 人物扁平化:納佛從頭到尾都像個花瓶,蘭登從頭到尾也就是那個酷樣子(湯姆漢克並不是那種爛演員啊!)小說中蘭登大量的獨白和思考在電影中都看不到(不至於沒辦法拍吧,也許編劇怕拖慢電影節奏,索性大筆刪光)。西拉為什麼會變成那樣的基本教義派?為什麼對葛林艾若薩主教言聽計從?在小說中細說了他的成長過程和創傷,在電影中卻草草交代過去,以致於我們不懂西拉為何要那樣苦修,為何甘願為主教賣命,只看到一個喪心病狂的白色惡魔。小說中葛林艾若薩主教最後良心發現的段落整個被編劇砍掉,雖然從電影節奏上來看可以理解,但我還是覺得很可惜,因為那有救贖的象徵意義。

4. 向反對勢力妥協:我不記得小說中蘭登有說過自己是天主教家庭出身,掉到井裡去時應該也沒有祈求耶穌救他出去。電影中這樣安排,我想是為了平息一些教會團體對小說和電影的攻擊--把主角變成教徒也許是個不錯的方法吧!

在公車上用手機查圖書館資料庫倒是個很妙的點子。不但免去了圖書館內皓首窮經必然拖慢節奏的困擾,還讓表現機會不多的納佛終於有了露一手的時候。編劇在電影開始時把她機智地把GPS按進肥皂裡丟上卡車,大玩調虎離山計的段落給砍了,這真是可惜。



馬上按讚,加入「西瓜的滋味」粉絲團!




Facebook討論板

則FB討論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亂寫隨筆. Bookmark the perma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