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2.0的特色之一,就是每個網友都能從自己的角度和觀點來分享個人意見,不再只有所謂的專家才享有發言權。不過,智邦生活館的MyShare共享書籤服務最近推出的「網摘師」,似乎又把共享書籤這種人人平等的web2.0架構推回到少數專家壟斷的web1.x思維。
根據MyShare上的說明,「網摘師」的產生方式雖然是由網友自行報名,但得通過網站人員的審核;通過後才能成為網摘師。有給職的「值星網摘師」則是由智邦從網摘師中選出。雖然一般網友還是可以照常分享自己的書籤,但這樣的產生方式基本上還是在網友之間製造了三種不同的階級:一般網友、網摘師和值星網摘師。可以想見,後兩者提供的內容將會在MyShare中得到較多的資源,而智邦則是擁有最高裁決權的一方。這似乎已經和web2.0的精神有了出入。
大概可以推測智邦推出網摘師制度的原因,不外乎就是藉由網摘師的幫助提升網站內容,不過要提升網站內容不見得非得靠專家才行。Wikipedia的內容提升制度看起來運作得還不錯(當然,那裡也不是完全沒有專家壟斷)。話說回來,MyShare的界面設計看起來就很web 1.x,雖然上面的連結都是網友提供的,但整個首頁看起來就是沒什麼人味,和HEMiDEMi的界面差別很大。如果說MyShare骨子裡根本就不是個web2.0的網站,只是個加上了tag功能的Web1.x書籤分享站,應該也沒錯吧。
也許是那個「師」字所突顯的專家/菁英意象,和Web2.0代表的bottom-up精神不同吧。傅瑞德的「網摘」與「師」也是在說這個現象。
不知道MyShare現在已經有幾個網摘師在運作了?
其實這當由專業團隊摘文與 web2.0 並沒有衝突,也不算是走回頭路。看看外國的 slashdot, boingboing ,其實都是專業團隊制,同樣在 web2.0 時代可以發展得很好。
如果智邦想學slashdot, boingboing,可以再學像一點,把專業度、特色做出來,大家也沒啥好講的。不過既然不夠精英,不夠權威,還套個"師"字,很多人會很敏感的說。
網摘不是壞事,也不是啥新觀念,只是執行出來的結果,人人不同。最近為啥會有這些爭議我也一頭霧水,不過至少我看了智邦網站,不覺得他有什麼好的,直接點說,介面爛透了。大概沒有ui設計師或工程師在處理吧?HEMIDemi雖然也沒專業到哪去,但符合絕大多數人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