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位到類比





在上個世紀,科技要解決的事,是如何把類比的資料數位化;而在這個世紀要解決的問題,極可能是如何完美地把數位資料類比化。


相信許多人都會同意,我們的社會早就邁進了數位的時代。

在這個數位化的社會中,幾乎什麼東西都可以變成數位的。不用說,電腦當然是數位的,那麼多資料在電腦中以飛快地速度計算、搬移、儲存,才能給我們愈來愈豐富的應用。網路上也是有巨量的數位資料在傳來傳去。音樂變成數位資料存在光碟或你的MP3裡、影像不論動靜,也變成數位資料儲存起來、拿出來用。

不消說,每個人能數位化的部分,也都數位化了。你的財產、個人資料,其實是一筆筆存放在銀行、保險公司和政府單位資料庫中的數位資料。好萊塢電影最喜歡描述的主題之一,就是當這些資料不見或被盜用、竄改時,彷彿你這個人也不見了、被盜用或竄改了。

不過,人本身卻是無法數位化的,人的五感也無法數位化。這使得所有數位化的資料或技術,當需要由人的感官接觸吸收時,就得想辦法轉換成類比的形式。

舉個例子。你的MP3檔案是數位資料,但要變成耳朵聽得見的音樂,MP3播放器得想辦法透過擴大機和耳機的協助,把數位音樂資料轉換成人耳能接受的音波,不然你就什麼也聽不到。把MP3變成音波,這就是數位到類比的轉換。

影像也是。數位相機拍下的相片,文書檔案裡的數位化文字和圖表,都得靠螢幕或印表機的協助,才能變成眼睛看得到的五色光彩和文字;數位電視或DVD影音光碟的數位影像訊號,也得變成類比的光線,眼睛才能看得到。如果沒有經過類比化的過程,眼睛看不到影像的話,所有數位化的影像資料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雜誌、書籍的生產製作過程,也是個從數位到類比的過程。編輯們寫的稿子,以數位化儲存的檔案匯整起來,運用數位化的桌面排版軟體整合圖文和版面設計,再以數位化的檔案送到製版廠做成印刷用版。而製版和印刷本身就是數位資料類比化的過程;沒經過這個過程,您就看不到印在紙上的油墨排列組成的訊息了。

數位化的目的,是為了快速處理並儲存大量的資料,但如果這些資料要反饋到人身上時,對數位資料進行類比化處理,就是不可或缺的程序,不然人是無法吸收並利用這些資料的。

在上個世紀,科技要解決的事,是如何把類比的資料數位化;而在這個世紀要解決的問題,極可能是如何完美地把數位資料類比化。

為什麼把數位資料完美地類比化,會是很大的問題?那是因為,類比資料的數位化,主要的問題是數學,但數位資料要類比化就複雜的多,涉及的不只是數學和各種物理化學與生物科技,甚至還包括美學、心理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甚至是文化的知識與認識。

舉個例子,在數位錄音技術剛問世時,很多聽慣類比錄音的發燒友們老嫌CD不好聽,和類比的老黑膠唱片比起來,CD的音質只能用十分粗礪來形容;這個問題一直到現在還沒有完美的解決。儘管數位錄音與CD製作技術在這二十年來有相當大的進步,但還是有許多人寧可抱著黑膠唱片;黑膠唱片不但沒有消失,反而成為一種品味的象徵。黑膠唱片不但不是被淘汰的科技,反而成了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美學,一種品味,一種獨特的文化。

影像也是一樣。儘管數位相機的發展一日千里,畫素不斷提高,但還是有很多人寧可使用傳統底片來拍照。雖然他們說底片的色彩飽和度比數位相機好得多,但更重要的也許是一種對傳統的迷戀和對美學的堅持吧。畢竟拍得清楚的相片,不見得是最好看的相片。

好不好聽、好不好看這件事,有時不只是技術和數學而已,也許美學和心理學、甚至是社會學、經濟學、人類學的因素還更多一些。

再進一步說,也並不是所有人類的感官經驗都可以數位化,例如味覺和嗅覺。那牽涉到更複雜的生理學、心理學和化學。也許還要再過十年二十年,當科學解開了味覺和嗅覺的產生、重製與感知之謎,我們才能看到電腦大廚、機器人調酒師或程式化香水師吧。

至於現在,我想我還是比較喜歡有媽媽味道的菜餚,和老經驗調酒師調出來的佳釀。雖然每次吃到喝到的味道,都有點不太一樣。



馬上按讚,加入「西瓜的滋味」粉絲團!




Facebook討論板

則FB討論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亂寫隨筆, 編輯隨想. Bookmark the perma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