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06/7/21)的工商時報 D2 版,大概有1/3版的版面(超大!)報導本網誌。特別留個註記。 (閱讀全文…)
部落格
-
這就是社會成本嗎?
每天上下班都會經過民生官邸,每天看到他們守在那邊,一點小小的風吹草動都會引來他們一陣騷動,接著新聞節目中又會出現不少大便新聞。不過是個鎖匠進去修門鎖,記者們也如臨大敵,一字排開猛按快門。猜猜看晚上這段小小的情節會被報成什麼樣子。劉必榮說台灣的新聞媒體是「國內無小事,國際無大事」,誠哉斯言。
如果說趙建銘真的花了很多社會成本,那這些新聞造成的社會成本,又該向誰追討呢?
-
這,並不好笑
這張圖這幾天在網路上傳來傳去,老實說,我真的笑不出來。
台灣的地質環境原本就不良,在921地震後更是每逢豪雨就造成生命財產的威脅;做這張圖或覺得這張圖好笑的人,大概是沒有經歷過天災帶來的痛苦吧!如果放個颱風假,意思是又有許多農民辛苦耕耘的成果被毀,又有許多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甚至家破人亡,這樣的颱風假,大家還想放嗎?
都市上班族有堅實的水泥房子可以躲,和土地與產食經濟的的長期異化,使得他們逐漸忘記了還有很多非都市居民得如何看天吃飯過日;他們辛苦生產出的糧食,對都市人來說不過是超市中的商品。也難怪都市上班族在看待颱風時,只想得到放不放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