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媒體思辨

  • 好相聲的李慧芬證物

    報載李慧芬自澳回台,帶了兩大箱密封證物到查黑中心;但檢調開箱後大失所望,兩大箱裡裝的大多數都是李慧芬的私人物品,和案情沾的上邊的不過只有一個小紙袋裡裝的一疊發票;更讓大家失望的是,這些發票檢調不但早就掌握在手裡了,檢調手上的發票還比李慧芬的多。看到這則新聞,不禁想到表演工作坊「那一夜,我們說相聲」「防空記」中的一段: (閱讀全文…)

  • 中時,你再不選字,再不校稿嘛..

    一次連錯五個字,該怎麼解釋呢?記者發稿之前,編輯要看過吧。

  • 本網誌上了工商時報

    blog上了工商時報\\\

    今天(2006/7/21)的工商時報 D2 版,大概有1/3版的版面(超大!)報導本網誌。特別留個註記。 (閱讀全文…)

  • 這就是社會成本嗎?

    每天上下班都會經過民生官邸,每天看到他們守在那邊,一點小小的風吹草動都會引來他們一陣騷動,接著新聞節目中又會出現不少大便新聞。不過是個鎖匠進去修門鎖,記者們也如臨大敵,一字排開猛按快門。猜猜看晚上這段小小的情節會被報成什麼樣子。劉必榮說台灣的新聞媒體是「國內無小事,國際無大事」,誠哉斯言。

    如果說趙建銘真的花了很多社會成本,那這些新聞造成的社會成本,又該向誰追討呢?

  • 到底誰膚淺?

    在這則新聞中,張雅琴說「曾經」覺得電視主播很膚淺;這句話若不是有自知之明,就是個不折不扣的笑話。 (閱讀全文…)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