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昇老師的 web3.0





nuweb (by tenz1225)

晚上跟同事去聽 GAIS 搜尋引擎(也就是Openfind前身)開發者中正大學吳昇老師講的「Web 3.0: Nuweb」。

這東西光聽名字還不知道是什麼東西,聽了吳老師介紹,才知道這是個讓任何人在任何電腦上都可以輕鬆擁有網站,分享各種資訊的服務。還滿有意思的。

吳老師在介紹到 Nuweb 這個服務架構前,花了很長的時間來批判 Internet 的發展,特別是 Web2.0 。他認為從 Web1.0 到 Web2.0 的發展,使用者不斷地被大網站綁住。在 Web1.0 時代。幾乎所有的服務都由 Portal 提供,使用者不到大網站就享受不到方便的網路服務,這就是 Web1.0 時代入口網站能夠崛起的原因。而到了 Web 2.0 的時代,這個情形不但沒改善,甚至連網站的內容都要由使用者來提供。Web2.0 網站靠著使用者貢獻的內容成長茁壯後,就高價賣給更大的網站,使用者就像是這些 Web2.0 網站的農奴一樣,不但辛苦耕耘的成果完成屬於網站所有,甚至還被整批整批地賣掉。Web 2.0網站雖然做到了 by the user 與 for the user,但並沒有做到 of the user。吳老師要做的這個 Nuweb 就要把 of the user 給補上。

吳老師進一步指出,會造成這種情形的根本原因,就是架設網站本身的高難度(包括要錢的域名、複雜的架站技術與所需的軟硬體資源),使得擁有網站這件事無法普及,使得網站服務被擁有資金和技術的大網站寡佔。吳老師認為,如果能發展出一套 infrastructure,讓網站的架設與擁有變得很簡單,那麼只要再配合上簡單易用的UI,就有機會打破大網站壟斷的局面,任何人都可以輕鬆擁有自己的各種網站服務,在上頭儲存自己的各種資料,自己使用或和別人分享,都無需仰賴其他的網站服務。這樣不但解決了許多 privacy 的問題,也能讓資訊的流通變得更自由,更加速網路本身的發展。這就是吳老師所謂的 Web3.0 的概念:for the user, by the user, of the user

如何實現這樣的理想?吳老師和他的團隊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設計出一套系統。這套系統分成一台中央伺服器和一套安裝在電腦上的客戶端軟體。客戶端軟體基本上是個結合檔案管理、分享和 publish 等功能的 browser(目前使用IE核心,未來會支援 Firefox),還有個內建的 web server。使用者可以很簡單的把電腦上的檔案放到 web 介面上,供自己使用或分享給特定或不特定的人,也可以輕鬆地建置網頁或撰寫部落格。你也可以在這個 browser 上看到你的朋友所分享出來的檔案、網頁或部落格。使用者間也可以以 P2P 的方式傳輸檔案。

這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不過就是個能穿過防火牆的文件管理共享系統 ,但 Nuweb 最大的特色是它可以不用 URL 來進行連線。中央伺服器上有個 Web Name Server,會把你的 user name 翻譯成 IP 再進行連線,所以你並不需要擁有固定 IP 或固定 domain name 就可以擁有個人網站與 blog 甚至 file server,任何人只要使用 Nuweb 的 client,都可以透過這個 Web Name Server 連上你的電腦。這就使非得有 domain name(不管是靜態的還是動態的)才能架站的門檻被解決了。換句話說,有了這樣的 infrastructure,即使你沒有任何架站的資源和技術,都可以在自己電腦上擁有自己的網站,立刻把電腦中的檔案分享出去,也能馬上擁有部落格或個人網頁。吳老師甚至還指出:只要開發出手機或手持裝置的 client,這些 mobile device 也能馬上變成個人 web server,手機上拍的照、存的資料都可以立即透過網路分享出去。

聽起來似乎很美好,不是嗎?吳老師表示,大概在今年12月左右會 Nuweb 會進入 alpha test 階段,屆時 client 端程式是免費下載的,服務也是免費的。不過目前還有很多問題尚待解決,包括程式本身的功能還沒開發完成,也需要尋求資金,擴充研發與行銷團隊。吳老師甚至還說當開發工作到某個程度時,不排除將整個計畫 open source 化,以引進 open source 界更多的支援力量。總而言之,如果這個系統真的開發成功,至少對所有使用者來說都是件好事,至於會不會撼動目前網路界由大網站宰制的生態,真正創造出更民主的網路使用環境,就還有待觀察了。

btw,在會場上遇到了工頭堅,沒想到他對這個東西也有興趣。不知工頭堅會不會也寫一點心得,等著看呢,呵呵。
, ,



馬上按讚,加入「西瓜的滋味」粉絲團!




Facebook討論板

則FB討論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internet, web2.0, 工作雜記. Bookmark the permalink.